2014年02月28日15:17 天山网 我有话说
天山网讯(通讯员徐蒙报道)2月27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资打假专项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,会议通报了2013年农资打假成效,并对2014年农资打假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。
自治区质监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林春杰在会上强调,“产品质量监管明显加乾查处打击假冒伪劣产力度加大。”在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对2013年的质监工作给予了上述评价。2013年,自治区质监部门始终把农资打假作为保障农村社会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。2014年,质监部门将以更加有效努力,强化农资打假力度,创造更好的助农惠农质量效益大环境。
据了解,2013年,自治区质监系统通过创新理念方式,全方位构筑打假链条,强化关键农时整治和厉查办涉农案件的高压态势,开展“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”等方式开展农资打假工作。在“春耕”、“三夏”、“三秋”农资消耗高峰期的关键农时,组织“农资打假质检利剑集中行动月活动”。适时开展对农资经营场所执法检查,加大对问题突出、群众反应强烈假劣农资案件严厉查办,持续保持整治高压态势。2013年,自治区质监系统共计出动农资打假执法人员8300人次,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573家,共查处违法案件99起,其中,移送公安机关大要案件1起。涉案货值231万元,减少农业生产损失231万元。
林春杰介绍,多年来,自治区质监局始终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,保障农资质量安全,促进农业质量效益提升作为重要职责。在农业、经信委、公安、工商等部门协同下,认真开展农资打假工作,为促进农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,受到社会各界认可。
通过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,提升新疆农资质量声誉和增强农业发展活力。截止2013年底,新疆共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3个、自治区级示范区65个。截止目前,共创建新疆名牌农产品40个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6个。特别是面对新疆典型的“绿洲经济、灌溉农业”的农业经济特点,农业节水一直是新疆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。滴管带作为重要的节水农资产品,经过连续几年监督检查,2013年产品质量督检查合格率达到71.2%,比2011年提高了18.3个百分点。
林春杰表示,2014年是质监改革年,自治区质监局将以大力培育质量精神、夯实质量发展基础、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、稳步提升工程质量、保障共享质量成果作为工作重点,围绕新疆长治久安,突出改革,突出质量安全重点,做好质监为民服务,建设质量新疆,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。